2019年12月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经过12月的起步,1月上中旬的“停滞”,到下旬的封城,再到后来的全国总动员,全面封堵,至今已经近三个月了,我国经济的停摆也已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本来是人口流动的旺季,国内消费的旺季,国际旅游的旺季,这一切都错过去了。下面紧接着的问题是,往年春节以后的复工潮何时来临?因为这复工潮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全球。
从目前看,国际布伦特原油从1月8日的71美元一度跌至53美元/桶, 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也从2019年12月4日的1599点跌至411点,中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手机、电脑、汽车、服装、成套设备供应商,已经使全球的制造企业家面临生产可持续的难题。而这一冲击,还只是全球旅游、民航、消费、酒店等行业面临冲击的第二波。除了原油、天然气消费,中国还是全球重要的大豆、铜、铁矿石,大量的非洲国家,南美洲国家、大洋洲国家也面临着中国需求萎缩,甚至停滞带来的影响。
自从我国对外开放以后,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巨额外资的进入,我国经济快速融入全球经济,成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业、收入、消费能力、向全世界采购以及供及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我们都快速提升。而在这场疫情面前,似乎是一场与世界经济“硬脱钩”的实验,给我们提出了问题:如何保护全球产业链的安全?
面对疫情,应该有怎样的信息透明度?透明度是引起大家关注,提高大家警惕,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的基础,如果没有必要的透明度,不仅老百姓引不起重视,相关国家、国际组织也无法预判前景,更谈不上采取措施应对;
面对疫情,应该有怎样的防范措施?从1月23日痛下决心封城,我国不可谓决心不大,不可谓代价不大。与此同时,全球先后有100多个国家对中国人,或有中国旅行纪录的人采取了限制入境的措施,这对我国的冲击也不可谓不大。那为什么会严重到这种程度,此前有没有可能采取什么措施,而不至于有如此严重的后果呢?根据现有报道,至少到封城前,即使在疫情发源地武汉,老百姓的生活还一切如常,正常买菜、锻炼、旅行、看病、聚会,看不出任何防范疫情蔓延的迹象。从一切如常到全国冻结,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中间选项!
面对疫情,应该有怎样的国际合作?这次疫情发生后,我国科研人员很快分离出了病毒,并且进行了基因测序。2月10日,首批国际卫生组织的专家抵达中国,而此前,美国制药公司的新药也来到中国,那有没有可能这些合作能再早一点呢?这个时间离最早的病例已经2个多月,离确定为未知的传染病也已经1个多月了!
在国际事务中,我国一直是个负责任的大国: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我国承诺人民币不贬值,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我国主动购买美国国债,稳定全球金融市场。那么,在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面前,我们该如何承担起保护全球产业链安全的责任呢?因为保护全球产业链,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我i们自己负责,占全球25%的制造业为我国提供了接近20%人就业!
应对疫情的一举一动,都事关全球产业链的安全,也事关我们自己的安全!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