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平教授近期在东南电视台的《中国正在说》节目有个演讲——中国道路能否超越西方模式,里面讲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诸多优势,经如决策快速、整体规划、社会主义大协作等等,中国道路真的有这么明显的优势吗?

问题一:真的有中国道路吗?

近几年来,研究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人越来越多,为什么这个话题如此引人注目呢?抛开其它因素,很多人是被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状况所吸引,希望能从中国的经验中找到一条可供大家模仿、借鉴的模式,可以让更多的国家走向繁荣。

可从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成果来讲,一方面是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商品供应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贪污腐败、环境污染、贫富分化、食品安全、群体性安全事件等问题层出不穷、愈演愈烈等等,这样的模式能让别的国家借鉴吗,这是可供别人学习的中国道路吗?

从这个角度看,根本就没有什么理论意义上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快速崛起,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成为当时很多国家效仿的对象,从而也引领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走势。当时,也有很多人认为有个苏联道路。但哈耶克1919年就判断苏联经济维持不下去,而这个结果一直到哈耶克去世也没有出现,而又往后延续了近20年,到1991年才出现。历史告诉我们,不要急于总结什么模式,道路,只有经历了时间考验的模式、道路才是可靠的。

问题二:中国经济发展到目前脱离现代经济学理论了吗?

没有,中国经济取得的全部成果,包括陈教授所说的农民的作用、地方先实践,中央再追认等都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所强调的,比如明晰产权、让各类经济主体分散决策、政府放松管制等。

其实,西方经济学这个说法本身就是错的,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它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行为、企业经营决策、宏观经济调控等的分析和总结,它不断地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其它学科的发展而丰富。

问题三:从陈教授的演讲中还透露了什么信息?

一是自相矛盾。一方面说俄罗期闭门造车,制订几百年的发展计划,另一方面又要20年规划,还要把全国划定几个发展区域。一方面批评斯密的分工理论,另一方面又强调协作,没有分工那来的协作?

二是罔顾事实。陈教授批评英国圈地运动中把农民当牺牲品,美国发展把黑奴当牺牲品,陈教授难道不知道50年代末的大饥荒吗?不知道改革开放前的工农剪刀差吗?陈教授承认美国网罗了大量人才,但却又不承认美国教育制度、社会制度优越。

三是思维割裂。陈教授一方面说整体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优势,但他的演讲中却到处都是思维割裂的表现:只看到中国决策效率高,没看到高效率背后的决策失误;只看到中国基础设施好,没看到这是后起国家必然的现象;只看到中国企业经营效率高,没看到对知识产权保护和劳工权益保护的薄弱。只看到GDP高增长,没看到由此伴生的大量负面现象,消除这些负面现象带来的问题,有可能要完全消解增长带来的好处。

四是虚妄。从演讲一开始陈教授表达的“坐二望一“,到后来的超越美国,引领世界等言论,都是虚妄之论。最简单的一个假设,如果把环境成本放在GDP核算中,中国的GDP能有今天这么大体量吗?

五是计划经济。这可能和陈教授原来是学物理的有关,在其骨子里还是有很强的理性主义成份的,这种成分和计划经济思想一脉相承,已经被时代、实践所抛弃,而陈教授奉若至宝。

话题:



0

推荐

自在卷舒

自在卷舒

73篇文章 152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金融业内人士,先后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研究机构工作。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银行经营管理、货币政策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