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自从中央提出中国经济走入新常态的观点后,各种解读不绝于耳。那如果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们思考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政府职能等的思路是不是也应该有点新思维呢?

周六参加特华博士后工作站举办的“2015新年论坛”,听了许多名家的演讲,新常态要有新思维的的感受更加强烈。

比如,有的专家提出,为了适应经济的新常态,应该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融资难融资贵真是是因为货币政策不够宽松造成的吗?其实不是,是中国金融体系不合理造成的。中国的金融体系有两个典型特点,一是间接融资为主。二是大银行为主。虽然表面上看,我们有许多中小银行,可这些所谓中小银行动辄上百亿,说它小,只是银行和银行比,如果和其它工商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家伙。

这种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金融体系,必然导致大量资金进入大型、特大型企业、中型优质企业,必然选择固定资产比较多、效益比较好的企业。而现在真正融资难融资贵的企业,都是效益一般的中小微企业,都是高科技、新模式的轻资产企业。

所以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不能靠放松货币政策,而要靠改革金融体系。美国北卡州有几十家消费金融公司,而我们全国只有六家。北卡州最小的银行资产规模只有1000多万,我们注册个村镇银行的资本金都要上千万。还有债券市场,就是不放开,形不成直接融资占主体的局面,怎么能改变融资难融资贵?

再比如,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常态,要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先不说政府部门定的战略新兴产业是不是真的合理、正确,其实仔细想想,每个产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政府如何能准确把握产业的周期性变化呢?怎么才能避免政府大发展,产业大衰退的局面呢?其实,这种事咱干的不少。刚建国,咱们大力发展钢铁工业,几十年过去了,产量上去了,但都是傻大黑粗、污染重的产品,有点技术含量的钢品种依然要靠进口。随着第三次信息浪潮,咱们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现在计算机产量上去了,核心的硬件、软件基本上没有能国产的。

农业是第一产业,按以前观点,就是落后产业,是我们耻于发展的,第一产业占比高就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特征。可美国的农业在全世界都是有影响力的,为什么?技术先进啊!所以,适应新常态并不在于要发展什么产业,而是要创新,要有核心技术,要保护知识产权,要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政治、法律、社会环境。

再比如,一说当前的经济形势,就说出口增长如何如何,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出口吗?

几十年前,我们缺外汇,需要出口换汇。我们劳动力多,需要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所以我们发展了大量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高劳动消耗的产业。现在的形势已经变了,劳动力已经开始净减少了,外汇储备多的已经发愁怎么管理运用了,我们还需要那么多出口吗?

这些年,为了发展出口,我们实际上了走了一条污染我们的环境,降低我们的福利,补贴发达国家的道路。现在整个经济形势、要素供求已经变化了,怎么还能走追求出口的老路呢?

经济新常态,思维也需要更新了。如果新常态遇到老思维,是不可能搞好深化改革的。

但我担心的是,在前天的发言中,有些专家还身居高位,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写材料、出主意呢。如果这些人思维不变,怎么可能出出好主意,制订出好政策呢?

话题:



0

推荐

自在卷舒

自在卷舒

73篇文章 152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金融业内人士,先后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研究机构工作。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银行经营管理、货币政策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