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最近,有一篇文章在微信上流传甚广,不少朋友在自己的朋友圈中转发,通常还会注以“美国霸权”、“美国自私”、“新时期的杀人的软刀子”之类的评语,其意思都是旨在批判美国。

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美国正在利用自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力量,绞杀欧元,试图让欧元崩溃,进而巩固美元的霸主地位。其实这种论调还包括美国对日元的绞杀,美元对人民币的绞杀等等,在这些人眼中,美元似乎由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团伙手中,他们所有行为的目的就是绞杀别的货币,让美元成为这个世界上唯一的货币。

本来对于这种以“阴谋论”为思维基础的文章是不值得讨论的、也不值得争论的。但看转发的人多了,也引起了我谈一些自己看法的念头。

什么样的货币能成为世界货币?一个国家有强大的军事,能让它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吗?先不说国际,说说国内。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发行了一种货币,这种货币本身的价值比原来的货币小很多,却人为规定和原来的货币等值。可老百姓不接受,结果引起经济动荡,最终新朝灭亡。国民党时期搞法币改革,因为没有足够的手段稳定币值,结果货币暴贬,经济混乱,失去了民心。1987-1988年,国内也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老百姓纷纷抢购各种物资,不仅抢购油盐酱醋布糖等生活必需品,连不转的洗衣机、不响的电视都抢回家了。单纯从控制力上来讲,一国政府对本国民众的控制力是最强的,但在币值不稳的情况下,政府也控制不了局面,所以那些认为美国靠强大的军事力量,就可以控制世界,让各个国家使用美元的想法是想当然了。

所以,一国货币要想成为世界货币,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币值稳定。二战结束后,如何构建一个新的国际金融经济体系,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和角逐,最终是美元承诺与黄金挂钩,各国才同意与美元绑定,建立了一个固定汇率制的新体系。

除了币值稳定,要想当世界货币,货币发行国还要长年保持贸易逆差。因为你想让别人用你的货币,你就要大量购买别人的东西,这样你的钱才能留在别人手里。如果没有量足够大,时间足够长的贸易逆差,别的国家就拿不到足够自己经济发展、贸易投资往来的货币,时间久了,要么是通货紧缩,要么就会被别国所抛弃。之所以到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弃盯住黄金,就是持续的贸易逆差让美国自己不堪重负,经济难以走出滞涨的困境。

第三,世界货币的发行国还要有庞大的金融市场。当大量本国货币由别的国家政府、企业、居民持有时,这些主体很可能又将这些货币以金融投资的形式回流发行国,一方面保持流动性,另一方面获得收益。而这些资金何时回流,以什么形式回流,回流多少都是不可控的。如果没有足够大的金融市场,当这些资金回流时,也包括流出时,必然会引起金融动荡,而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又会对国内经济的其它方面产生冲击。

第四,世界货币的发行国无法封闭自己的经济体系。如果想让自己的货币成为世界货币,就一定要让使用者用起来方便,包括前面说过的价值稳定、投资方便,也包括汇入汇出方便,采购各种商品服务方便。而如果出于某种原因,想把自己的经济体封闭起来,一方面会遭受来自各方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影响别人的信心,影响自己货币,甚至政府、国家的形象和声誉。进而影响作为世界货币的角色。

很多人在讨论货币世界化的时候,总是说“美元用几张价值几美分的纸换走了别的国家大量的商品、物资”,还有人说货币世界化了以后,会享有铸币税。的确,这些都是货币世界化带来的好外,但在看到好处的同时,不能忽视需要承担的责任和带来的风险。如果一个国家经济竞争力并不强,市场体系并不完善,金融市场无论深度还是广度都不够大,只盯着世界化的好处是危险的。至于铸币税,很可能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可观。根据陈雨露教授2005年的一项研究成果,从1946年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起到2002年,总共的铸币税收入为9530亿美元,年均170亿。这样的一个量,对于美国这样的国家够大吗?

虽然我相信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各国之间有竞争,但我相信也有合作,通过分工提高效率、分散风险这是经济学、是市场运行最基本的原理。为什么我不相信美国对其它国家货币的绞杀?因为它如果真的能把其它货币都灭掉,自己独霸江湖,那它要承担的责任也是巨大的,而且其实也是它承担不起的。我相信美国人民再有宗教精神,也不会为了他人的幸福而把自己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多种货币并存,多元化的货币体系,多几个有实力、有能力、也有意愿承担国际责任的国家,对美国其实是最有利的。

话题:



0

推荐

自在卷舒

自在卷舒

73篇文章 152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金融业内人士,先后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研究机构工作。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银行经营管理、货币政策等。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