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4年起,我国陆续成立了一批民营银行,这是自2005年12月渤海银行设立后,监管部门首次允许新设立银行,包括网商银行、微众银行、金城银行、华瑞银行、民商银行等。而近一年多时间,又有一大批企业宣布准备发起设立民营银行,据报道,仅今年前4个月份,在工商局已经核名的多达59家。面对如此汹涌的办银行热,不由得不让人思考新一代民营银行发展中的几个问题。

一、市场在哪里?

从已经开业的几家银行看,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都凭借阿里和腾迅已有的客户优势,进行深度挖掘,其互联网金融的特色非常明显。而其它几家,虽然号称以上海自贸区、温州企业、京津冀地区对公业务等为市场定位,但从既往历史看,无论事先的论证多么充分,一旦银行设立了,生存和发展成了首要问题后,扩展业务范围和服务区域几乎是必然的选择。无论是当年号称服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的民生银行,还是服务区域经济的城商行、农商行,都事实上走出了向跨地域发展、向大型企业发展的路径。那新设立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也重蹈覆辙呢?

我国的银行体系,如果从1984年算起,已经30多年了,已经建立一个由全国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共同组成的庞大体系。从客户角度看,大型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可以得到较充分服务了,地方政府,包括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县都已经成了银行追逐的对象,一部分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一部分业务也已纳入现有银行的的服务体系。如果从金融服务覆盖度角度看,民营小微企业的服务水平较低,但这些企业能成为民营银行的服务对象吗?

二、与大股东的关系。

银行做为外部性明显的行业,为了限制大股东利用银行套取资金,将自身的经营风险引导向银行,银行业务中的关联交易一直是监管和风控关注的对象。在与大股东关系上,有些银行曾经设计过非常严格的限制与大股东,甚至所有股东作交易的条件。而从实业的角度看,几乎所有的实业投资,都是围绕与大股东、或主要股东现有业务有关业务开展的。那未来的民营银行与大股东及主要股东是何种关系呢?毫无疑问,像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是肯定要借助大股东的资源的,在与大股东紧密合作的过程中,如何防范其中的风险呢?

三是应该构建怎样的业务体系。

现有的银行,即使是规模到了3000亿左右的城商行,很多已经建立了包括对公、零售、卡、投行、同业、投资等在内的业务体系,有些甚至开始了跨地区经营。民营银行是不是一起步也要构建如此庞大的业务体系,多头并进发展业务呢?如果不是,又该从哪些业务入手,实现特色化、细分化经营呢?

四是信息系统的构建。

现在各银行的业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系统化水平高,这一方面是由银行业务自身特点决定的,比如客户数量大,笔数多,二是对效率的要求高,另外还有风险管理和监管的要求。关于业务结构的布署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甚至决定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在5000亿左右的银行,各类业务系统可能多达50 个以上,每年仅在信息科技方面的开支都可能上亿元。如何构建支持业务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信息系统应该是新银行一起步就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话题:



0

推荐

自在卷舒

自在卷舒

73篇文章 152天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金融业内人士,先后在国有企业、商业银行、研究机构工作。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银行经营管理、货币政策等。

文章